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两位婆婆对待胆结石的不同态度,最后一人保胆一人切胆
发布时间:2022-09-15 13:50:58

近日,两位互不相识的婆婆一同住进了武汉京都结石医院,并在同一天接受取石手术,可结果却截然不同。早就发现结石却一直忍痛硬抗的邓婆婆,因胆囊功能丧失遗憾切胆,术后取出的结石高达1300多颗;而发现结石异常就果断处理的程婆婆,就很幸运的保住了胆囊。医生提醒,老年人患胆结石不应被忽视,尽早就医治疗是关键。

邓婆婆:“胆疼”十多年不治,胆囊内布满上千颗结石

其中一位婆婆是来自咸宁嘉鱼的邓三云,今年76岁,患胆囊结石已有十多年。一直饱受“胆疼”折磨的她,早期并没有把胆结石太当回事儿,加上自己年纪大了,更觉得没必要手术取石;所以每次结石疼痛发作起来,婆婆都是自己硬扛着,实在疼狠了,她就吃点药或者上诊所打针。

最近这次,邓婆婆在家疼了整整一个多星期都不见好转,看着老人痛苦的模样,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将老人送到专业治结石的武汉京都结石医院寻求治疗。

1(1).png 

▲邓婆婆住进武汉京都结石医院

 

该院检查结果提示,邓婆婆的胆囊内被结石塞得满满当当,其中最大一颗有2.2公分,小结石不计其数,胆囊被撑得异常增大。

程婆婆:“安静”的胆囊内,竟藏着十几颗结石

而另外一位婆婆是70岁的程任芳。程婆婆在三年前就体检查出了胆囊结石,由于结石不大、不痛,她当时也没太在意。直到今年体检时,医生说她的胆囊里全是结石,建议她早点治疗,这才被她重视起来。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程婆婆慕名赶到武汉京都结石医院寻求专业治疗。经查,程婆婆的胆囊里有十几颗大小不一的结石,确实迫在眉睫。

2(1).png 

▲医生给患者检查身体

 

俩婆婆同天手术,一人保胆一人切胆

74日上午,武汉京都结石医院肝胆结石主任沈章义先后为两位婆婆进行了微创取石手术。邓婆婆先做的取石手术,医生在术中发现,她的胆囊颈口处被一颗1.2公分的结石紧紧卡住,胆囊被撑大到9.5*3.5公分,而且失去弹性,已无保胆取石的价值,在争取家属同意后,医生为其进行了切胆手术。

随后,当医生将邓婆婆的胆囊标本切开的瞬间,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惊呆了。原来,整个胆囊内全是一颗颗黑色的结石,大大小小竟有1300多颗,结石的外形居然还有裂纹,像是被烤焦了一样。看到取出的这一包结石,邓婆婆及家人们都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还心有余悸。“胆囊里怎么会长这么多石头,太吓人了!”

 3(1).png

▲从邓婆婆胆囊取出的1300多颗结石

 

而紧接着做取石手术的程婆婆,就比较幸运。医生从她肚脐眼位置建立取石通道,顺利从其胆囊取出了17颗金黄色的结石,胆囊也成功保住了,术后程婆婆恢复良好,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了。

4(1).png 

▲从程婆婆胆囊取出的17颗结石

 

针对两位婆婆的案例,武汉京都结石医院院长、肝胆结石主任沈章义指出,很多老年人面对疾病都是采取能忍则忍的态度,一方面担心花钱,另一方面也害怕手术会有风险。其实对于患胆结石的老年患者来说,结石长期在胆囊内摩擦,不断刺激胆囊黏膜,不仅会引起右上腹胀痛、绞痛、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降低晚年的生活质量,而且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导致胆囊萎缩、增大且失去弹性,甚至化脓穿孔等,失去保胆价值。此外,胆结石的长期存在,还有落入胆总管引发梗阻性黄疸、影响肝功能、诱发急性胰腺炎,甚至还有癌变的可能。因此老年人需加大对胆结石的重视,发现结石不要拖,尽早到专业医院进行取石治疗。

为何两位婆婆双双“中招”,胆内长满结石?

武汉京都结石医院院长、肝胆结石主任沈章义介绍,胆结石的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为了弄清楚两位婆婆的结石成因,帮助她们有针对性的预防结石再生,我们将取出来的两份结石进行了成分化验。

通过化验结果显示,其中程婆婆的结石成分为胆固醇结石。综合她的病史及生活习惯,考虑可能与她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这位程婆婆平时饮食偏油腻,喜欢用猪油炒菜;还非常喜欢吃甜食,喝水、喝粥都喜欢放点糖,如果长期保持这种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可导致胆内的胆固醇浓度升高,进而析出形成结石。

5(1).png 

▲医生给患者讲解病情

 

而恰恰相反的是,邓婆婆的结石成分是胆红素结石。这种成分的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形成因素与患者自身的胆道感染、胆管发育异常等有关以外,可能还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像邓婆婆平时饮食本身就偏素,尤其在发现胆结石后,更是不怎么吃肉了;每天也很少喝水,一天有时都喝不到一杯水。而胆汁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消化蛋白质和脂肪,长期吃素可导致胆囊的收缩功能下降,使得胆汁大量积压在胆道里面,久而久之就会沉淀析出,促进胆结石的生长。此外,邓婆婆孕育过6个子女,多次妊娠也会增加其患胆结石的风险。

6(1).png 

▲医生给患者讲解病情